古 人 的 处 世 哲 学


  古往今来,外国人 有逼格的当属贵族,他们引领时尚潮流;而在 , 受尊崇的却永远是文人。在 ,文人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,是传统文化高度凝练的形象。 文人的审美理论中,有一个仅可意会,难以言传的概念——意境。

  几千年来, 的文人有一些共同的特征:诗赋文章、琴棋书画无一不通,清茶淳酒颇有讲究,或而山居小聚、或而庭前看花、或而街坊听曲,他们的居所往往还有一个很雅致的名称——文人空间。




  自然空间是器皿,是表现物质的原始形态;而文人空间是道法,由人来认知自然而赋予了意识与思维的生活哲学。文人空间的精髓是把形而上落实在形而下,那是道器结合的理念与体现,一种以物质为承载,精神为诉求的价值观。其实也都是关于行与知,物理与道理,精于工与游于艺,生活闲适与生命通达的相融与相合。

  我们所谓的“文人空间”,其实是一个彻底浸透 气韵的文化空间,大到结构与功能布局,小到一桌一椅一花一木,都通透的体现着传统文人一脉相承的处世哲学,韬养含蓄,文质彬彬,和而不同,禅思高远。



  我们发现由些许器物所组成的“微空间”里,确是存在着诸多学问与理法。正如《闲情偶寄》中记:“器玩未得,则讲够求;及其既得,则讲位置。位置器玩与位置人才同一理也……有才不善用,与空国无人等也。他如方圆曲直,齐整参差,皆有就地立局之方,因时制宜之法。”

  明朱承爵在《存馀堂诗话》中也提到:“作诗之妙,全在意境融彻,出音声之外,乃得真味。”同样,对于空间,意境也是一种形而上的境界,是整个空间在环境布局之上的、与人的精神对话和情思融通。
  禅意与文人境界的体现,是在高度审美品味下的一种综合化集成,绝非简单家具的拼凑所能实现。文人空间的禅意多有“君子之风”——仁者乐山、智者乐水、知音乐琴、学者谈诗、文人乐书、雅士乐画、静者知香、动者喜酒、清者礼茶。这些喜好,涵盖了君子的审美情调与生活品味,勾勒出风流倜傥的文人气质。

  山、水、琴、诗、书、画、香、酒、茶,这九样事物,给人稳定感,符合古器物沉穆、厚重的历史气质。观者心灵也随之沉静,极易致人宁和。一个文人所生活的空间里,有花、有茶、有香、有植栽、有书画、有雅翫,都是很自然的事,而因为对器物的美感的要求,还有文人对雅的追求,所以有些趣味与雅致的物件。




  说到有趣雅致的物件,就不得不提一提“清供”了。古代文人空间里的“清供”,往大了说,就是在居室墙挂名人字画,瓶插素净之花,往小了说,就是在桌子案头置一盏博古架,以木座衬托几块石头,陶冶情操。不经意间,我们与古人交相辉映。

  清供之盛行,甚至成了书画、雕刻的一个重要题材,称作“清供图”。古人以正月初一为岁之朝,是日案头必定要有花果,便称作“岁朝清供”。岁朝清供常用水仙、佛手、梅花再加松枝,北方人 少见的是其中的佛手。既然称之清供,散发的香气一定都不是浓艳的,却并不代表暗淡,仍然是持久清雅的路数。



  文人空间里除了案头清供,庭院里的“ 品”也是很有讲究的。何谓“ 品”?莫非是黄金铸造的金屋,或是关着美女的铜雀台,还是堆满金银珠宝的地下室?在文人看来,这般都是俗物了。

  古代的园林都是大官富商在隐退后,买地置房,大部分是官场失意,在小小园林中寻求一己之乐。而这一己之乐的实现,则需要一些隐逸的点缀,比如借助亭台楼阁、路廊岛桥、墙垣门窗、木石花草,通过聚隐透借,幽曲疏露的方法,利用有限的空间来表现出的山水文化。





Receive Updates

ATOM